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IYP

过载是全面拦截的必然后果,情报界开始反思了?



一位退休的情报官员说,情报界已经从信息稀缺变为了信息过量,必须采取新的模式,否则就失去了“收集的优势”。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开源资料作为核心,然后用机密资料进行补充……


大规模监控和“开源”可是反义词哦。


现任国家情报大学访问团主席的 Maureen A. Baginski 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三十年,退休前在 FBI 工作。可以说是业内元老了。


“作为情报界人士,是否知道哪些信息是真正机密的,哪些不是?”她问。在很多情况下,机密的材料也可以在开源中获得,因此很难称其为机密。“如果通过其他来源可以获得某些东西,那为什么还需要使用机密来源来获取它呢?”这是情报界必须应对的问题……非常好的思考。

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情报界早期是明确区分公开搜集和秘密搜集的。似乎是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,然后这事儿就变了。现任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的 Keith B. Alexander 在担任国安局局长的时候就因其“收集一切”的疯狂而“闻名”,被记者称为“美国历史上的情报沙皇”。他的名言是“别管法律,管好你的任务”。虽然他一直饱受道德抨击,但“五眼”情报联盟被披露的机密报告表明,国安局奉 Alexander 为核心目标…


也就是说,大规模收集的目的已经显然偏离了情报需求。自 Snowden 曝光文件后,这一问题一直是隐私捍卫者对情报部门的重点质疑。


数据就是权力,立法者的权力来自于公众的默许,就如独裁者的权力来自沉默的大多数。


隐私权是基本人权,数字时代的隐私权并非如 Zuckerberg 和 Google 前CEO所言之“已经改变”,它没有任何改变,正相反,数字时代的隐私权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强调、更严格的捍卫,正因为互联网让隐私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。

8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