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Writer's pictureIYP

人性的懦弱:社交工程攻击和行为操纵的便捷入口

“网信办最新通知下达:通过任何渠道发布一切与政治、政策、军事有关内容或言论的单位和个人均需获得审批,未经审批擅自发布者将依法处理“


看到上面那条按语时,您的感受是什么?


是的,那是一条假消息 —— 这类我们曾经称之为“自我维稳”的假消息一直在中文网络上流行,而且其中大多编得比这条更复杂、更“详细”,活灵活现。这些消息普遍充满了漏洞、且无从查证,只要仔细想想就能知道,但是它们依然在流传。并且,经常被局部掌控他人发言权的人(如群主、单位领导等)引用来压制成员或下属的言论。


如果你指出其不实,立刻就有很多人跑来帮你解释为什么“当局能做得出这样的事“、为什么”如果你不信就会面临危险“等等,就连怀疑消息不实的人也会告诉你:“宁信其有”。如果我是网信办,根本就不需要发布某些正式的禁令 —— 相关文件将留下扼杀言论自由的证据,只需要等着被吓坏的人们编造出形形色色的假消息,就能杀死互联网上大半的言论。


这类假消息为什么能骗人?仅仅是由于它们挂上了一个“权威”来源的名头。


因为人们太害怕了。权威被认为需要无条件的被服从、不容置疑、不得挑战,于是,利用权威来骗人是非常容易得手的。它的依据是人性中最为普遍的骨子里的懦弱。


反抗者永远都是极少数。


反抗的基础是真实的情报和专业的分析,而不是被虚假消息所恐吓。如果后者得逞,将意味着即便真实情报摆在面前,也将无法发挥作用


关于人性的懦弱,先介绍一部电影(去年上映的)《Der Hauptmann》。故事发生在1945年4月11日,二战结束前两周的德国。在颓丧气息的笼罩下,德军各个部队陆续出现士兵逃跑或走散的现象。男主角 Willi Herold(威利·赫罗德)就是其中之一。


逃兵向来都是被唾弃的,影片的开场就是赫罗德被行动部队追杀的画面。不过他命大,活了下来。在饥寒交迫之际,他发现了路边一辆被弃的汽车,里面不仅有食物,还有一套崭新的军官制服。一阵狼吞虎咽之后,他尝试着换上了衣服。


或许,赫罗德原本只是出于保暖的目的换上大衣,但偏偏此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士兵,看见赫罗德的装扮张口就喊「长官」。士兵称自己和原部队走散了,希望能够被收入赫罗德的麾下,一边说着还殷勤地去帮忙开车。


当长官被人服侍的感觉自然要比做又冷又饿的逃兵好得多,于是赫罗德决定把这场戏演下去。


仅仅一层外包装,就让一个逃兵摇身一变成了手握重权的上尉。


当晚,他们就靠着「赫罗德上尉」的身份蹭吃蹭住;第二天又名正言顺地「拜访」农场,大吃大喝。要知道,就在前两天,赫罗德也曾来过这里想偷点吃的,却被主人举着犁耙赶了出来,差点命都不保。


才一天的功夫,他就陆陆续续收编了一组士兵,甚至拥有了两架高射炮。


他还装模作样地在这些人的士兵证上写上「赫罗德卫队」。


之后,这伙人来到一个营地,那里实际上是「逃兵集中营」。


在战争末期,很多逃兵为了生存开始打家劫舍,偷盗、抢劫的现象时有发生,他们在被军队逮捕后,既不能送回前线,又无人处置他们,只能关在营地中等候发落。这些逃兵中,有的已经年老体弱,有的看起来才不过十六七岁。


这位原本也应该被关在这里的「赫罗德上尉」,为了掩盖身份继续演戏,谎称自己是受「最高首领」的命令,来这里视察逃兵状况。


但戏剧性的是,曾经追捕赫罗德的军官,正巧也在此地。


事实上,那位军官一眼就看出了赫罗德不过是个「冒牌上尉」,但他并没有揭穿这件事,因为他需要借这位「伪权威」来扩大自己的权力


在他所属的国防部看来,被关押的逃兵们每天都在消耗原本就不充裕的物资,营地管理员早就想找个理由,杀死这些一无是处的“寄生虫”;但司法部不同意,要求必须通过正规的「军事法庭」制裁这些逃兵。


当然,司法部的负责人也并不是什么好东西,他把逃兵当人质来威胁他们的妻女奉献肉体。


僵局之下,赫罗德的出现就变得非常关键了。既然「赫罗德上尉」是由首领直接授权,权辖应当就在两位部门主管之上,他说要支持国防部「消灭寄生虫」,司法部自然就无话可说。那位军官正是借赫罗德的头衔 - 以假乱真 - 来压制司法部,而且一旦出现问题,也只需要全盘推给赫罗德即可。


在营地军官的支持下,赫罗德的行为愈发猖狂,也愈发残忍。他默许手下搜刮逃兵们的财物,看着逃兵被肆意殴打虐待,而每个人都对他言听计从,不敢反抗。


他称呼这些逃兵为「猪猡」,因为当初别人就是这么叫他的;而他最喜爱的杀人方式,就是先让对方逃跑,等距离差不多了再开枪击杀,这同样也是在模仿自己曾经的遭遇,他就是因此才幸存下来的


但赫罗德的手段显然更残忍:他压根不留求生的可能性。他用绳子把这些人绑起来,让他们一起跑,只要有一个人被击倒,其他人就得拖着尸体继续往前跑。直到最后一个人,拖着其他三具尸体难以动弹……


手握权力的快感,令赫罗德深深着迷。在这些逃兵身上,他疯狂发泄着暴力的欲望,似乎越是展现自己的权威,就越能洗刷掉自己曾经作为逃兵所受到的羞辱。


最终,他下令对整个营地的逃兵囚犯进行「大屠杀」。屠杀的场面令人胆寒——为了「加快效率」,他们以30名逃兵为一组,把这些人赶入事先挖好的大坑,直接用炮弹轰炸。如果还有幸存没死的,就再逐一击毙。


也许你会好奇,在赫罗德兴风作浪的这段时间里,为何没人站出来揭穿他?那个军官想借他的虎威,故意不戳穿,可其他人呢?只要检查一下他的士兵证,一切谎言便会不攻自破。但唯一要求他出示证件的宪兵队长,只因一句“元首钦定”,就被吓得哑口无言。


赫罗德收入麾下的第一位列兵,也就是最初替他开车的司机,一直都对他的恶行嗤之以鼻,虽然怀疑他的真实身份,但也没有胆量揭发他。


赫罗德最精明的一点,就是擅于拉人入伙,让怀疑他的人与其同流合污。在对逃兵进行屠杀时,赫罗德特意找来司机,让他射杀那些没在炮弹轰炸中死去的囚犯。原本还存有一点良知的司机,此刻也变得恶魔附身,并在射杀完成后毕恭毕敬地向赫罗德敬礼,报告任务执行完毕。


在这样一个扭曲的环境里,任何一个好人,都会变成刽子手。


不,这不仅仅是电影!这个故事是完全真实的

Willi Herold 威利·赫罗德这个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(文章开始的链接中是此人的维基百科页面),他出生于1925年,一位屋顶工人的儿子。因为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埃姆斯兰营地(Emslandlager)的残暴屠杀而被称为「Emsland 的刽子手」。据维基百科上的介绍,他在营地的八天时间里,谋杀了超过100 名同胞。而他当时只有 19 岁!


一个月后,德国宣布投降,赫罗德因偷盗行为被皇家海军逮捕,经调查后被确认为战犯;半年后,赫罗德及其手下被占领英军要求挖掘当初被杀害的集中营囚犯,一共挖掘出了195具尸体。1946年11月14日,赫罗德在断头台上被处决,终年21岁。


到此为止还没有结束哦。你可能想到了经典电影《浪潮》中的心理操纵演示?而这部电影并不完全一样,在于其神奇的结尾(上图):


赫罗德和他的手下们「时空穿越」出现在了现代德国一个小镇的街头,他们肆无忌惮地调戏街头的姑娘,抢夺路人的手机,频频做出挑衅的姿态。然而,路人的反应却令所有人吃惊,他们大多数选择了服从而不是反抗……


类似的故事在今天的社会依然发生着。


对口号和宣传不辨黑白的接受、对制服和官衔不问缘由的服从,对禁令和规则不分对错的遵守……在权威面前,人类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懦弱


是的,您猜对了。本周我们的博客计划与伪装有关,准确说是社交工程学的重要步骤,即 利用虚假身份引诱他人满足自己的目的。


权威不一定指的是足够高的官衔,它是作为攻击计划的一个重点环节,其伪装的身份必需能满足整体计划的实施,即 你需要得到什么这一目标。只要能完美的伪装成基于目标的领域的权威,后面的步骤将变得非常简单。


其实我们希望提醒的是,对权威的依赖和无条件的认同和服从非常有害,没有清醒的独立判断就没有公民权,没有反对就没有民主。民主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维护,而威权独裁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,因为它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利用之上。◾️


感谢帮助 iYouPort!

PayPal 捐赠渠道已开通 https://paypal.me/iyouport

35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